
11月1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埃及总统塞西致贺信,祝贺大埃及博物馆开馆。贺信中提及,上海博物馆“古埃及文明大展”成功举办,中埃联合考古队正在萨卡拉金字塔下共同探索神秘的古埃及文明。
记者11月4日了解到,上博已于今年10月中旬派出了由5名专家组成的考古队赶赴埃及最早都城孟菲斯地区,与埃方联合开展塞赫迈特神庙的考古发掘半月有余。这是中国考古队首次深度参与埃及最古老核心遗址区的发掘工作,也是中埃两国在文化遗产领域又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,进一步深化两大文明古国的交流互鉴。
联合考古筹备期间,上博派遣专业人员前往埃及进行考察。
中国考古队首次深度参与埃及核心遗址区发掘
记者连线时,是埃及开罗时间11月4日早上6点50分,上博考古队已经早早到达考古现场,即将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。“我们基本上一周工作6天,每天5点半起床,早上7点到中午1点进行考古发掘,下午做相关的资料收集、整理工作。”据担任领队的上博副馆长陈杰透露,他们于10月11日凌晨从上海出发,抵达埃及后马不停蹄办理各种手续,从10月18日起进驻考古工地。目前联合考古正在紧张而有序的推进中,“我们每天都在接收新信息、接触新事物,就工作方式、技术运用、考古理念等与埃方持续展开交流。”他笑言,眼下,虽然已是深秋,但埃及当地气候湿热,太阳底下地面温度高达四十七八度,半个月时间,考古人员皮肤黑了三四个色度。
按照计划,本年度的联合考古工作将持续约3个月,主要工作目标是确定神庙确切位置,尝试重建神庙的平面布局,通过发掘了解该区域遗址堆积过程和年代,进而探讨神庙废弃后遗址再利用等问题。明年是中埃建交70周年,联合考古还将继续。
孟菲斯为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都城,也是古埃及重要的宗教与文化名城,对塞赫迈特神庙的发掘有助于揭示孟菲斯主神庙区全貌。据透露,早在古埃及文明大展筹备期间,上博已开始考量后续在埃及开展联合考古发掘的可行性。去年9月,经过前期的学术准备,该馆派遣专业人员前往埃及进行考察。在短时间内调查了埃及十余个遗址点,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协商后,选定了古都孟菲斯核心地区的塞赫迈特神庙。今年7月,上博通过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和安全部门的审批,成为首个在孟菲斯地区获得发掘许可的中国考古团队。
联合考古筹备期间,上博派遣专业人员前往埃及进行考察。
在陈杰看来,中国和埃及都是文明古国,此次联合考古有助于深入了解埃及历史,从更宽广的视野认识中华文明,进而更好地理解世界文明的规律,解答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。长期以来,埃及学术研究和学术话语权由西方学者主导。中国现代考古学历经百余年发展,形成了自己的理念方法,并尝试提出文明起源的“中国方案”。中国考古走出去,参与到海外考古中,是以实践展示中国特色、中国气派、中国风格的考古学,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世界早期文明研究中的地位。
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文博治理体系
“此次联合考古发掘不仅是一次学术探索,更是中埃友谊的延续。古埃及文明大展从尼罗河来到了黄浦江畔,如今上博的考古力量从黄浦江畔迈向尼罗河畔,书写两大古老文明双向奔赴的崭新篇章。”上博馆长褚晓波表示,上博将与埃及国家考古队长期合作,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考古发掘、研究、保护、展示与利用的全链条长效合作体系,为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。
上博人民广场迭代升级后将成为中国首个“世界文明馆”。
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启动最早、范围最广、合作最深的博物馆之一,上博日渐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、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、凝聚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。该馆除了启动埃及塞赫迈特神庙的考古发掘项目,此前曾赴斯里兰卡联合考古,取得阶段性成果,眼下,与伊朗的考古合作也在推进中。上博人民广场馆计划两年后闭馆大修,重新开放后的展陈体系将迭代升级,成为中国首个“世界文明馆”。海外分馆建设方面,目前已与美国洛杉矶宝尔博物馆签署十年合作协议,共建上博宝尔分馆。这是中国的博物馆开设的第一家海外分馆,计划于明年正式开馆。同时,该馆还与沙特、新加坡等国家的相关机构正在洽谈上博海外分馆或海外“中国展厅”的合作。
“未来,上博将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文博治理体系,持续深化海内外展览交流、人才培养、科技保护、考古研究等多领域全方位合作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文明力量。”褚晓波说。
配资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